首页 > 专题 > 中国外交
2008年的中国外交
2009/12/07

  (来源:外交部网站,2009/01/19 )

  2008年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变化最为剧烈的一年,也是我国各种大事、喜事、难事集中发生的一年,外交工作面临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我们在风云激荡的国际环境中处变不惊,在接踵而至的严峻挑战前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同世界的联系与互动日益密切和加强。

  一、全力配合抗震救灾和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主办亚欧首脑会议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之后,我们心系灾区,急救灾之所急,供救灾之所需,全力做好抗震救灾涉外工作。开设绿色通道,加班加点接受和处理国外慰问、捐款、物资、专业救援人员、外国记者赴灾区、灾区儿童赴国外疗养等问题。保持信息开放透明,努力为抗震救灾工作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积极为灾区重建争取国际物资和技术支持。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对我国是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做好有关外交外事工作,确保两个奥运会顺利、平安、成功举行,是2008年外交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我们努力营造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全力确保奥运火炬境外传递安全顺利进行,圆满完成140多位外国领导人出席奥运会、残奥会的接待工作。在这之后,我国又作为东道国主办了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来自亚欧45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政要出席会议。三大盛会的成功举行,有力地提升了我国际地位和影响,加深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心灵沟通,扩大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二、大力开展经济外交,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造成的冲击,我们积极参与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和地区合作。胡锦涛主席11月应邀出席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推动国际社会加强协调对话,改革完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联合应对挑战,遏制危机蔓延,刺激经济增长,维护了我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关切,得到各方高度重视和积极评价。我们努力维护我国企业在海外的合法权益,为国内企业走向世界牵线搭桥。先后与新西兰、新加坡、智利等签署自贸协定,与秘鲁完成自贸协定谈判,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卡塔尔、伊朗等国能源合作取得重大进展,与拉美能源资源和金融合作稳步推进。积极参与国际气候、粮食、金融等领域的谈判与合作,就食品安全等问题积极做各方工作,有效维护我利益。

  三、发展同世界主要大国关系中美关系在美国大选年保持平稳发展。两国领导人4次会晤、4次通话。双方成功举行两次战略经济对话和两次战略对话,在经贸、反恐、执法、能源、科教文卫等双边重要领域的交流合作取得新的进展,在朝核、伊朗核、苏丹达尔富尔等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以及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上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沟通与协调。中美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方面也保持了密切的沟通与协调。中美关系的全球影响和战略意义更加突出。今年适逢中美建交30周年,两国为此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中俄关系实现平稳过渡并再上新台阶。胡锦涛主席与梅德韦杰夫总统5次会晤,温家宝总理访俄并举行中俄总理第十三次定期会晤。中俄经贸、能源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两国战略安全合作及在国际事务中的战略协作日益加深。10月14日,中俄两国外交部通过换文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中俄国界线东段补充叙述议定书》及其附件正式生效,双方在黑瞎子岛举行两国国界东段界桩揭幕仪式,中俄历史遗留边界问题得到解决。边境和地方合作取得重大进展,中俄民间友好不断巩固和加强。中欧关系在曲折中发展。北京奥运会和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期间,数十位欧洲领导人访华,双方高层会晤约60场,创下中欧高层交往之最。中欧政治对话走向深入,各领域务实合作持续发展。中欧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欧盟连续五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日关系开创新局面。胡主席2008年5月成功对日本进行“暖春之旅”,双方签署《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使中日关系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两国政治、经济、人文和防务等各领域交流合作全面推进。6月,中日就东海问题达成原则共识。两国在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等方面形成良好的互动与合作局面,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

  四、深化我与周边和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胡锦涛主席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访问拉美三国,吴邦国委员长访问非洲五国,温家宝总理访问俄罗斯、哈萨克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总理第七次会议、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和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访问欧亚四国。这些重大外交活动深化了我国与周边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互信和务实合作,相互关系发展迈上新台阶。12月31日,中越就两国陆地边界勘界剩余问题达成一致,如期实现了两国领导人确定的年内完成陆界全线勘定立碑工作的目标。我们全面推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的落实工作。在联合国千年发展高级别会议上宣布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新举措。与非洲地区大国和重要地区组织加强磋商对话,分别启动中国南非、中国非盟战略对话机制。成功举办“中阿合作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发布《中国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提出关于建立和发展中拉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新定位和各领域合作指导原则,为中拉关系注入了新内涵和新动力。

  五、在全球性和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胡主席出席八国集团与发展中五国(G8+5)领导人对话会、经济大国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领导人会议,温总理出席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和第63届联大一般性辩论等多边活动,加强与各国沟通,积极宣传我政策主张。建设性参与世界贸易组织(WTO)多哈回合和气候变化等问题的谈判。推动美朝妥善处理“支恐”除名等问题,协调六方会谈各方全面均衡落实第二阶段行动,保持会谈前进势头。参与伊朗核问题六国机制等多、双边磋商,积极劝和促谈,维护地区稳定。妥善处理津巴布韦、苏丹达尔富尔等热点问题,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上与各方加强沟通,发挥建设性作用。

  六、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利益年初,我们就陈水扁当局推动“入联公投”等“台独”分裂活动广泛做国际社会工作,赢得绝大多数国家和主要国际组织的支持。“5.20”以来,我们在对外领域继续坚定捍卫一个中国原则,同时积极向国际社会宣传中国政府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的努力和诚意,努力维护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积极开展涉藏外交工作,反对外部势力利用西藏问题干涉我国内政。积极向国际社会宣传“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支持香港、澳门对外交往合作,为维护香港、澳门的稳定繁荣营造了良好的位外部环境。

  七、营造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我们充分利用领导人出访、救灾、奥运会、亚欧首脑会议等契机,向国际社会宣示我“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等理念和各方面发展建设成就,大力推介我坚持改革开放、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全面深化国际社会包括各国公众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全方位拉近外部世界同当代中国的距离。制定并公布施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积极为外国记者在华采访提供便利和服务。做好“3.14”事件、食品安全等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和新闻宣传工作,积极化解外界疑虑,增进互信与理解。大力开展公共外交,增进公众对外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八、维护我海外公民权益及财产安全我们全力营救我在苏丹被绑架的中石油工人,做好协调和善后工作。妥善处理我公民在巴基斯坦、阿富汗遭绑架,乍得撤侨,我公民在欧洲、大洋洲遇袭,中东地区群体性劳务纠纷等事件,最大限度维护我海外公民权益和安全。11月底我国果断派出四家航空公司3批12架次特殊商业航班,将因泰国政局动荡而滞留在泰境内的3400余名中国公民迅速接回国内。12月,中国政府派海军舰艇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保护航经该海域中国船舶、人员安全。此系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派军舰赴远洋执行护航任务,体现中国政府执政为民、坚定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决心。积极发展务实的中外领事关系,全年共与19个国家就在华设领或领事机构升格、领区调整事宜达成协议。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